单甲脒(33089-74-6)
- 英文名称:N-2,4-DIMETHYLPHENYL-N'-METHYLFORMAMIDINE
- 价格: ¥7/千克
- 发布日期: 2019-09-25
- 更新日期: 2025-09-24
产品详请
产地 |
湖北
|
品牌 |
国产
|
用途 |
工业大生产
|
英文名称 |
N-2,4-DIMETHYLPHENYL-N'-METHYLFORMAMIDINE
|
包装规格 |
25千克/桶
|
CAS编号 |
33089-74-6
|
别名 |
N'-(2,4-二甲基苯基)-N-甲基亚胺甲酰胺;单甲脒,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脒盐酸盐;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咪;N-甲基-N′-2,4-二甲*苯基甲脒;双甲脒代谢物BTS27271;单甲脒溶液,100PPM;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脒盐酸盐;单甲脒
|
纯度 |
99%
|
分子式 |
单甲脒
|
单甲脒
中文名:单甲脒
CAS:33089-74-6
中文别名:N'-(2,4-二甲基苯基)-N-甲基亚胺甲酰胺;单甲脒,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脒盐酸盐;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咪;N-甲基-N′-2,4-二甲*苯基甲脒;双甲脒代谢物BTS27271;单甲脒溶液,100PPM;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脒盐酸盐;单甲脒
英文名:N-2,4-DIMETHYLPHENYL-N'-METHYLFORMAMIDINE
性质:储存条件; 0-6℃
用途:广谱杀螨剂单甲脒又称杀螨脒、螨虱克、单甲脒盐酸盐、卵螨双净、天环螨清、螨类净,是一种有机氮广谱甲脒类杀螨剂,为双甲脒的同系物。化学名称: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脒。市面上销售的商品多为单甲脒的盐酸盐,外观为淡黄色或棕色液体,密度为1.090~1.105,pH值小于1,不燃烧,对金属有腐蚀性。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63~165℃,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微溶于低分子量的醇,难溶于苯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对光、热稳定。对害螨具有触杀和熏蒸作用,对叶螨科各个阶段的虫态都有效,高温(22℃以上)时药效较好。对越冬卵效果较差。主要是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非胆碱能突触诱发兴奋作用。对其他杀螨剂产生抗药性的害螨也有效。单甲脒可与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混用,有增效作用,并可扩大杀虫谱。主要用于防治果树、茶叶、棉花、蔬菜等各种作物上的食植性叶螨及棉花蚜虫;也可以用于防治家畜体虱及蜂螨。对人、畜中毒,对鱼有毒。毒性原药为中毒,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类标准为低毒农药。安全间隔期:水果采收20天前停止使用。原药经口急性LD50雄性大鼠为215mg/kg、雌性为245mg/kg,小鼠雄性为265mg/kg、雌性为250mg/kg。经皮急性LD50>2g/kg。无致畸和致突变作用。蓄积毒性很小。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有一定影响。对兔皮肤无刺激作用,对兔眼睛有轻微刺激作用。25%单甲脒水剂经口急性LD50雄性大白鼠为950mg/kg、雌性为780mg/kg。其在气温高时对人脸和眼有轻微刺激作用。双甲脒双甲脒又称螨克、双虫脒、果螨杀。是一种广谱性甲脒类杀螨杀虫剂,属中等毒性杀螨剂。1971年帕尔默(B.H.Palmer)等人报道了它的杀螨活性,1973年布茨有限公司(BootsCo.Ltd.)推荐做杀螨剂。化学名称:1,5-双-(2,4-二甲基苯基)-3-甲基-1,3,5-三氮戊二烯-1,4,原药为白色或黄色针状结晶,具有一些碳胺的味道,密度0.3,熔点86~87℃,20℃时蒸气压为506.6×10-7Pa,微溶于水,可溶于二甲*苯、丙酮和甲醇等多种有机溶剂。在无水条件下对温度和光是稳定的。在酸性下不稳定。不易燃,不易爆,长期储存在潮湿地方易分解变质。具有触杀、拒食、驱避作用,也有一定胃毒、熏蒸和内吸作用。对叶螨科各种虫态都有效,但对越冬卵效果较差。具有多种毒杀机制,主要是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对害螨中枢神经系统的非胆碱能突触诱发兴奋作用。对其他杀螨剂产生抗药性的害螨也有较高活性。药效期可达40~50天。主要用于果树、蔬菜、茶叶、棉花、大豆、甜菜等作物防治各种害螨,对木虱类也具有良好防效,对部分鳞翅目害虫卵有效,对蚧、蚜及棉铃虫、红铃虫等亦有一定兼治效果,也可防治牛、羊蜱螨及蜂螨。双甲脒可与有机磷和菊酯类、阿维菌素等农药混用,有增效作用,并可扩大杀虫谱。混配制剂有10.8%阿维·双甲乳油。防治对象柑橘红蜘蛛、柑橘锈壁虱、四斑黄蜘蛛、苹果红蜘蛛、棉红蜘蛛、茄子和豆类上的红蜘蛛、茶橙瘿螨、矢光蚧、红蜡蚧和吹绵蚧等的1~2龄若虫、蚜虫和木虱等。它对瓢虫、草蛉、寄生蜂和蜜蜂等较安全。亦可用于防治家畜体外壁虱、疥癣和蜂螨。使用方法(1)柑橘红蜘蛛。在开花前后气温达20℃以上或秋天,每叶有螨3~5头时,用25%单甲脒水剂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持效期达20天左右。(2)柑橘锈壁虱。6~9月每视野有螨2~3头或结果果园内出现个别受害果时,用25%单甲脒水剂1500~2500倍液喷雾,有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可达3周左右。(3)四斑黄蜘蛛。在气温达20℃以上,每叶有螨2~4头时,用25%单甲脒水剂1000倍液喷雾,有较好防治效果。持效期达14天左右。(4)苹果红蜘蛛。在苹果开花前后气温达20℃以上螨类达防治指标时,用25%单甲脒水剂1000~1500倍液喷雾,对螨和卵均有较好效果。并可兼治蚜虫。(5)防治山楂叶螨、苹果全爪螨。在苹果落花后,叶螨密度不大时,用25%单甲脒水剂1000倍液均匀喷洒树冠,有效控制期30天左右,若在夏季螨口密度较大时防治,使用浓度需提高到500倍液效果才好。(6)棉红蜘蛛。在卵孵化、若螨盛发期用25%单甲脒水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7)防治棉蚜、棉叶螨。防治棉花苗蚜,用25%单甲脒水剂800~1500倍液;防治伏蚜和棉叶螨用500~1000倍液。(8)撩尖蚧、红蜡蚧和吹绵蚧。在1~2龄若虫盛发期用25%单甲脒水剂5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9)防治茶橙瘿螨。用25%单甲脒水剂1500倍液喷洒。注意事项(1)对人畜有毒,避免误食。喷药时要注意防护,皮肤触到药液,容易引起发痒和红斑,夏季高温季度,更要加强防护。施药后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和脸等。(2)应贮存在阴凉、干燥和通气处,勿与食物等混放。(3)在20℃以下时施药效果差。有时在气温较高时施药,药剂对脸和眼等有刺激作用,应避免在高温和强光下施药。(4)对鱼有毒,勿使药剂污染河流和池塘等。(5)该药剂渗透性强,喷后2小时降雨,不影响药效。防治效果与气温密切相关,20℃以上时防治效果才好。单甲脒药剂与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混用有增效作用,并可扩大杀虫谱。但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否则降低药效。配药时不能用硬质碱性大的井水,否则药效下降。(6)如吞食本品应立即用手伸入喉咙引吐,并送医院救治,中毒者建议按脒类化合物中毒治疗。安全要采收20天前停止使用。制备方法在2,4-二基苯胺、N-甲基甲酰胺的二甲*苯溶液中,搅拌下滴入三氯氧磷,滴毕,升温至70℃,继续搅拌反应3小时,经冷却、水洗、中和等处理得单甲脒。25%水剂为单甲脒盐酸盐。化学性质;白色结晶。熔点163-165℃。游离碱为白色片状结晶,熔点75-76℃。盐酸盐易溶于水和低级醇,难溶于苯、二甲*苯、石油醚、正己烷等有机溶剂。稳定性较差,在潮湿空气中会水解变质。用途;是一种新型有机氮杀螨剂,特别是抗性螨类的一种理想药剂。用途;属高效、安全的杀螨剂,能有效地防治多种螨类,对抗性螨防效更好
产品类别:杀虫剂
双甲脒
中文名:双甲脒
CAS:33089-61-1
中文别名:N,N-双(2,4-二甲*苯亚氨基甲基)甲胺;胺三氮螨;果螨杀;杀伐螨;双甲脒;双甲脒乳油(20%);N,N-双(2,4-二甲基苯基亚氨基甲基)甲胺;阿米曲
英文名:Amitraz
性质:熔点;86-87°C 沸点;425.25°C (rough estimate) 密度;1.1280 折射率;1.5892 (estimate) 储存条件; 0-6℃ 形态 Powder/Solid 颜色 White 最.*大波长(λmax) 247nm(lit.) Merck;14,486 CAS 数据库 33089-61-1(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Amitraz(33089-61-1) EPA化学物质信息 Methanimidamide, N'-(2,4-dimethylphenyl)- N-[[(2,4-dimethylphenyl)imino] methyl]-N-methyl-(33089-61-1)
用途:广谱杀螨剂双甲脒又称螨克、双虫脒、果螨杀。是一种广谱性甲脒类杀螨杀虫剂,属中等毒性杀螨剂。1971年帕尔默(B.H.Palmer)等人报道了它的杀螨活性,1973年布茨有限公司(BootsCo.Ltd.)推荐做杀螨剂。化学名称:1,5-双-(2,4-二甲基苯基)-3-甲基-1,3,5-三氮戊二烯-1,4,原药为白色或黄色针状结晶,具有一些碳胺的味道,密度0.3,熔点86~87℃,20℃时蒸气压为506.6×10-7Pa,微溶于水,可溶于二甲*苯、丙酮和甲醇等多种有机溶剂。在无水条件下对温度和光是稳定的。在酸性下不稳定。不易燃,不易爆,长期储存在潮湿地方易分解变质。具有触杀、拒食、驱避作用,也有一定胃毒、熏蒸和内吸作用。对叶螨科各种虫态都有效,但对越冬卵效果较差。具有多种毒杀机制,主要是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对害螨中枢神经系统的非胆碱能突触诱发兴奋作用。对其他杀螨剂产生抗药性的害螨也有较高活性。药效期可达40~50天。主要用于果树、蔬菜、茶叶、棉花、大豆、甜菜等作物防治各种害螨,对木虱类也具有良好防效,对部分鳞翅目害虫卵有效,对蚧、蚜及棉铃虫、红铃虫等亦有一定兼治效果,也可防治牛、羊蜱螨及蜂螨。双甲脒可与有机磷和菊酯类、阿维菌素等农药混用,有增效作用,并可扩大杀虫谱。混配制剂有10.8%阿维·双甲乳油。本品对人、畜中等毒,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500~600mg/kg,兔急性经皮LD50>200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为65mg/L。对蜜蜂、鸟类和天敌低毒。对人的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能产生抑制作用,中毒后无特效解毒*的*药物。对天敌毒性LC50(mg/kg):野鸭7000,日本鹑1800,北美鹑788;LC50(14天)蚯蚓>1000mg/kg;对蜜蜂和食肉昆虫低毒,LC50(接触)>50μg/蜂。对鱼类有毒,鲤鱼48小时接触LC50为1.17毫克/升。在生物体内无积累毒性。单甲脒单甲脒又称杀螨脒、螨虱克、单甲脒盐酸盐、卵螨双净、天环螨清、螨类净,是一种有机氮广谱甲脒类杀螨剂,为双甲脒的同系物。化学名称:N-(2,4-二甲*苯基)-N′-甲基甲脒。市面上销售的商品多为单甲脒的盐酸盐,外观为淡黄色或棕色液体,密度为1.090~1.105,pH值小于1,不燃烧,对金属有腐蚀性。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为163~165℃,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微溶于低分子量的醇,难溶于苯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对光、热稳定。对害螨具有触杀和熏蒸作用,对叶螨科各个阶段的虫态都有效,高温(22℃以上)时药效较好。对越冬卵效果较差。主要是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非胆碱能突触诱发兴奋作用。对其他杀螨剂产生抗药性的害螨也有效。单甲脒可与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混用,有增效作用,并可扩大杀虫谱。主要用于防治果树、茶叶、棉花、蔬菜等各种作物上的食植性叶螨及棉花蚜虫;也可以用于防治家畜体虱及蜂螨。对人、畜中毒,对鱼有毒。防治对象主要用于果树、蔬菜、茶叶、棉花、大豆、甜菜等作物,防治多种害螨,对同翅目害虫如梨黄木虱、桔黄粉虱等也具有良好的药效,还可对梨小食心虫及各类夜蛾科害虫的卵有效。对蚜虫、棉铃虫、红铃虫等害虫,亦有一定效果。对成、若螨、夏卵有效,对冬卵无效。使用方法(1)果、茶树害螨、害虫的防治。苹果叶螨、苹果蚜虫、柑橘红蜘蛛、柑橘锈螨、木虱、茶半跗线螨,用20%双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100~200mg/kg)。持效期为1~2个月。茶半跗线螨在第*1次施药后5天之后,应再施1次,以杀灭初孵化的幼螨。(2)蔬菜害螨的防治。茄子、豆类、红蜘蛛在若虫盛发期时,用20%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有效浓度100~200mg/kg)。西瓜、冬瓜红蜘蛛在若螨盛发期用20%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67~100mg/kg)。(3)棉花害螨的防治。棉花红蜘蛛在卵和若螨盛发期使用20%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有效浓度100~200mg/kg)。0.1~0.2mg/kg(折合20%乳油2000~1000倍液)。在棉花生长中后期使用,还可兼治棉铃虫、红铃虫。(4)牲畜体外蜱螨及其他害虫的防治。牲畜体外蜱螨使用20%双甲脒乳油2000~4000倍液,进行喷雾或浸洗。牛疥癣病(除马外)可用20%双甲脒乳油400~1000倍液涂擦,涮洗。1次两回药浴,间隔期为7天,效果良好。蜂螨使用20%乳油4000~5000倍液喷雾。对环境害螨用20%乳油1000倍液喷雾。注意事项(1)双甲脒在高温晴朗天气使用,气温低于25℃时,药效较差。(2)不宜和碱性农药(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混用。化学性质;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m.p.88~89℃(86~87℃),蒸气压5×10-5Pa(20℃),相对密度0.3,饱和蒸气浓度60μg/m3(20℃)。能溶于丙酮、二甲*苯、甲醇等有机溶剂,丙酮500g/L,甲苯300g/L;在水中溶解度为1mg/L。不易燃、不易爆,在中性或碱性时较稳定,20℃时在pH值7水中的半衰期为6h,在酸性介质中不稳定,在潮湿环境中长期存放将慢慢分解变质。用途;广谱性杀螨剂,以触杀作用为主,兼有胃毒、熏蒸、拒食、驱避作用,对植物有一定渗透内吸性,对幼若螨、成螨和螨卵有效,对其他一些杀螨剂产生抗性的害螨有效,速效性好,持效性强。主要用于防治棉花红蜘蛛及棉铃虫、红铃虫、苹果和出楂红蜘蛛,柑橘叶螨、木虱、锈壁虱,牛、羊、猪体外虱、壁虱、疥癣及恙虫,茶树跗线螨,豆类、茄子红蜘蛛等。如防治棉花红蜘蛛,在卵孵盛期至幼若螨盛发期,用20%乳油1000~2000倍液均匀喷雾。在红蜘蛛与红铃虫或棉铃虫并发时使用,一定程度可做到虫螨兼治,且对棉田瓢虫、草蛉等天敌安全。若防治柑橘红蜘蛛、苹果叶螨,用20%乳油对水稀释至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柑橘锈螨,用20%乳油对水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木虱用1500倍液喷雾。防治牛、羊等牲口畜蜱螨,以50~100mg/L浓度喷雾或浸洗。用途;广谱性杀螨剂,主要用于果树、棉花、蔬菜等作物防治螨类,还可用于牛、羊等牲畜防治蜱螨用途;该品为广谱杀螨剂。主要用于果树、花卉、草莓和其他农业及园艺作物。防治螨类,特别对柑桔螨类有较好的效果。也用于防治棉铃虫、红铃虫;防治家畜寄生虫的蜱、螨、疥虫等。双甲脒是杀螨剂中药效较好的品种。
产品类别:杀虫剂
哒螨灵
中文名:哒螨灵
CAS:96489-71-3
中文别名:2-叔丁基-5-(4-叔丁苄基硫)代-4-氯-3(二氢)哒嗪酮;2-特丁基-5-(4-特丁苄基)硫代-4-氯-3(2氢)-哒嗪酮;达螨尽;灭特灵;牵牛星;速螨酮;2-特丁基-5-(4-特丁基苄硫基)-4-氯-2H-哒嗪-3-酮;哒螨灵
英文名:Pyridaben
性质:熔点;111-112° 储存条件; 0-6℃ Merck;13,8057 CAS 数据库 96489-71-3(CAS DataBase Reference) NIST化学物质信息 Pyridaben(96489-71-3) EPA化学物质信息 3(2H)-Pyridazinone, 4-chloro-2-(1,1-dimethylethyl)- 5-[[[4-(1,1-dimethylethyl) phenyl]methyl]thio]-(96489-71-3)
用途:毒性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350mg/kg,雌性为820mg/kg;小鼠急性经口LD50为358~435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为0.62~0.66mg/L;大鼠和兔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对眼和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大鼠90d饲喂试验无作用剂量为30mg/kg,2年慢性毒性试验为28mg/kg。Ames试验、DNA修复、离体染色体畸变、小鼠微核试验均为阴性???鹌鹑急性经口LD50>2250mg/kg,野鸭为2500mg/kg,鲤鱼LC50<0.5mg/L(48h),蜜蜂经口LD50为0.55μg/只(24h)。化学性质;纯品为白色无味结晶固体。m.p.111~112℃,相对密度1.22(20℃),蒸气压0.25×10-3Pa(20℃)。溶解度为:丙酮460g/L,二甲*苯390g/L,苯110g/L,正辛醇63g/L,乙醇57g/L,环*己烷320g/L,己烷10g/L,水0.012mg/L。在50℃贮存3个月,在一般条件下贮存2年,在大多数有机溶剂中均稳定,对光不稳定。用途;为广谱、触杀性杀螨杀虫剂,用于棉花、柑橘、果树等经济作物上防治螨类害虫用途;用于防治果树、棉花、小麦、花生、蔬菜等作物上各种螨虫用途;为广谱、触杀性杀螨杀虫剂,用于棉花、柑桔、果树等经济作物上防治螨类害虫。生产方法;制备方法一对特丁基基苄硫醇的制备对特丁基甲苯在偶氮二异丁腈存在下,于68~72℃通氯氯化6h,得对特丁基*氯苄;然后将精制的对特丁基*氯苄以甲苯为溶剂,在四丁基溴化铵和醋酸的存在下,滴加23%硫氢化钠水溶液,滴毕后于50℃继续反应30min,经后处理得对特丁基苄硫醇,收率92%。2-特丁基-4,5-二氯-3-(2H)-哒嗪酮的制备将糠醛与浓盐酸混合,于90~100℃通氯气氯化,得糠氯酸,收率87%;将盐酸肼与特丁基醇于82~105℃反应得特丁基肼盐酸盐,收率97%;然后将特丁基肼盐酸盐溶于5%NaOH溶液,于0~5℃加长糠氯酸四氢呋喃溶液反应30min,再升温至10~15℃反应30min,得糖氯酸特丁基腙,收率87%;再在苯和醋酸存在下,糠氯酸特丁基腙加热至35~45℃,反应4h,缩合、环合生成2-特丁基-4,5-二氯-3(2H)-哒嗪酮,收率98%。哒螨灵的合成将2-特丁基-4,5-二氢-3(2H)-哒嗪酮和对特丁基苄硫醇,以甲醇为溶剂,再在0℃加入甲醇钠甲醇溶液,于10~15℃搅拌反应1h,经后处理得哒螨灵,m.p.111~112℃,收率96%。制备方法二制备方法三
产品类别:杀虫剂
优质正品:
嘧啶磷乳油 CAS:
噻螨酮 CAS:78587-05-0